当前位置:首页>> 业界瞭望>>
GPS手机发展呈现新机
河南行协 2016-01-04 点击:正在读取      字体:【 【来源:河南省通信行业协会】

在手机竞争市场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提高和技术进步的环境下,GPS手机被推上了通信市场的舞台,手机GPS也被称为是未来十年内手机平台上的最大应用。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全球移动大会上,GPS与手机的融合趋势同样 
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之中脱颖而出,包括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厂商都发布了支持GPS导航功能的手机。终端厂商已把进一步加强手机的GPS导航功能作为未来展开竞争的一个砝码。另外,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厂商与GPS软硬件厂商结合得更为紧密,Google希望借助自身既有优势及Android开放平台和GPS软硬件的紧密结合成为手机业界标准的引领者。许多手机芯片厂商也是积极跟进,展示了采用自己芯片的GPS原型机。不难想象,未来GPS导航功能将成为手机厂商的竞争焦点,并可能逐渐升级为手机界的一个行业标准。随着GPS市场的日益成熟,一条全新的导航手机产业链正在形成。

GPS手机发展五大有利因素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GPS在我国的应用已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用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GPS民用在车辆上应用得比较广泛,而手持GPS设备则曲高和寡,动辄几千、上万元一台的价格使得大众消费者望而却步。随着3G的发展和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GP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车载GPS或其它导航产品来说,将手机作为GPS的终端将极大地促进GPS的发展。2007年5月,诺基亚跟进GPS手机市场,首款内置GPS模块的手机N95惊艳亮相。手机作为最便利的移动载体,在手机竞争市场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提高和技术进步的环境下,也在与时俱进、不断主动融合更多的应用。

GPS定位服务费用低、精准度高、使用简单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经推出手机定位业务。手机定位基于手机的移动基站,受环境影响大,定位精确度不高(在城市仅为100米至200米),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甚至无法实现定位。GPS手机是指在智能手机中安装电子地图,通过在手机中内建GPS模块或者外接蓝牙GPS模块来接收卫星信号进行高精度定位,可以绕过移动通信运营商,不需要增加运营成本,用户也无须负担额外的服务费用,并可以实时地找到最近的ATM机或商店、饭店、旅游景点,附近的朋友等。卫星居高临下,排除了卫星钟及大气干扰等因素,所以GPS手机定位的精度能保证在几米至几十米。相对于以往价格高昂的车载GPS设备,手机GPS费用低廉、使用简单。

手机是GPS空间优势尽情发挥的平台

GPS市场在国内存在着巨大的空白。目前,虽然人们开始意识到GPS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绝大多数用户还仅仅停留在GPS的导航、指路功能,而其他诸如设施搜索、定位监控、紧急援助等应用的价值却被忽略。GPS采用空中的24颗卫星定位,原理上基于空间的应用均是GPS的作用范围。GPS精准的定位、查询功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为人们提供服务。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车载GPS只能在汽车上使用,无法最大化地发挥GPS的“空间优势”。GPS需要一个尽情释放、发挥的平台。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和普及率无疑让GPS服务商眼前一亮。

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新型应用支撑

国内手机产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外产品垄断到国产品牌崛起,从简单的通信功能到现在的多媒体应用的技术革新的辉煌成绩。2006年手机产量高达4.5亿部,约占全球出货量的40%,但是同时国内手机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在产品结构上,像MP3、拍照、铃声等传统多媒体应用芯片增速趋于平稳,手机产品同质化现象显得异常严重。这些问题使得手机业的发展后继乏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手机的应用价值、发现新型应用,让国内的手机产业再次驶上发展的高速路,成为诸多手机厂商关心的问题。移动电话的普及则让人们重新产生了对位置的需求,不断移动中的消费者更需要了解“我在哪儿”、“你在哪儿”、“我如何到目的地”。而GPS功能与移动电话的结合,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GPS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真正能够掌控自己所在的空间。

困扰GPS手机的发展瓶颈有望突破

电子地图陈旧、属地信息缺乏、终端价格昂贵等是GPS手机的发展瓶颈,但是从目前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3G普遍商用后,随着电子地图业的发展,人们可以便捷地下载最新的电子地图,手机搜索、手机电视等业务的发展也有助于属地信息的丰富;其次,新的GPS解决方案实现成本的降低,手机厂商已开始研发面对大众的GPS手机。在“2007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上,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新推的GPS手机零售价仅在4000元左右,另外,许多厂商甚至纷纷展示出低至1500元人民币的GPS手机。

2007年GPS在全球掀起了热潮,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区都在大力提倡在手机中加载GPS功能,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已经开展了GPS服务。与此同时,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之中,GPS与手机的融合趋势更是浮出水面。步入2008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GPS导航功能将越来越成为手机厂商的竞争焦点,并可能逐渐升级为手机界的一个行业标准。随着GPS市场的日益成熟,一条全新的导航手机产业链正在形成。国内GPS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成熟,要求包括终端、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及运营商等在内的各方找准自身在产业链的角色定位。

GPS手机将进一步满足用户体验消费需求

信息通信业发展正在步入娱乐经济时代,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通信产品和服务,他们开始追求更高级的需求和应用,追求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性和娱乐性等。随着通信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演进,各类通信产品的增值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去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成为通信娱乐经济时代的营销重点。这就要求通信企业尊重用户的消费感受,把服务标准建立在用户的体验之上,根据用户的需求爱好来设计的产品和服务。安装GPS导航系统的手机,拥有了移动的便捷性、免费的GPS搜索和定位功能,再配以详尽的电子地图,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实时的查询周边设施建筑以及餐饮、娱乐、商场、住宿等信息,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用户的消费体验。

催熟GPS手机产业链

2007年GPS在全球掀起了热潮,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区都在大力提倡在手机中加载GPS功能,目前中国移动也在部分城市展开GPS服务。国内GPS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成熟,这就要求各方找准自身在产业链的角色定位。

GPS解决方案提供商担当重任

目前GPS手机还存在定位速度较慢、高楼耸立处或室内卫星信号接收困难等问题。GPS解决方案提供商必须研制出尺寸更小、成本更低、处理器所需功率更小的技术,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在移动电话上的采用率,以便用于个人定位和位置服务。为了保证技术的可用性,手机GPS功能还应该能够与GSM/CDMA/3G无线通信紧密配合,降低卫星信号的捕获时间,并需要在所有环境中(甚至在室内环境中)都可进行定位。GPS解决方案提供商应加强并购与合作,提高GPS软件和芯片性能,为GPS手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成长动力。

电子地图制造商从幕后走向前台

随着民用GPS的发展和普及,我国导航电子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电子地图制造商已经完全从最初的后台内容提供商一跃成为导航业务前台上耀眼的焦点。在电子地图上添加相关酒店、餐厅、商店等商业设施,也成为电子地图制造商与产业链上下游展开更高利润合作的筹码。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交通建设变化快、各地区地形结构复杂,电子地图制造商在服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目前GPS产品普遍存在电子地图更新不及时以及电子地图升级价格太高等问题,这些是电子地图产业发展的难点。另外,电子地图产业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国产手机厂商迎来发展契机

从市场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厂商都已经推出或者即将推出GPS手机,比如多普达、夏新等。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用户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加入GPS大战中,GPS功能成为继内置摄像和媒体播放功能之后手机产业的又一个整合目标,国产手机厂商更是把GPS手机视为其收复前几年被国外手机厂商夺去失地的一大契机。GPS手机需要一个大尺寸的高清晰屏来显示地图,更大的内存和闪存来满足运算和地图存储的需求,价格上还要求平易近人。手机厂商只有不断解决用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降低手机成本,才能使GPS手机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移动运营商需积极部署

通过在手机的GPS功能上加载丰富而个性的信息服务,移动运营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黏度和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营业收入。但是与一般增值业务不同,移动运营商在手机GPS中的地位并非无可替代——GPS手机通过物理GPS接收设备直接从GPS卫星获取位置信息,可以绕过运营商、免除运营成本。所以手机的GPS功能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移动运营商应利用自身优势,联合产业链各环节,积极部署基于手机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个性化手机导航业务以吸引用户。比如,将手机的GPS功能和移动搜索功能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属地化服务等(例如在中国移动已经推出的“交通信息化”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GPS、短信、WAP三种方式实时下载或查看所在地交通路况信息)。

用户日趋理智

用户对GPS手机的需求各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示除了基本的导航业务外,用户最希望通过GPS手机进行银行、商场、酒店等生活信息的查询。其次分别是电子旅游数据库及无线蓝牙传输等功能;其中,商务人士对GPS手机表现出比较高的青睐度。但用户在购买时会更多综合自身实际情况、产品性价比等因素来决定购买意愿。GPS手机产业的创新应来自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由导航业务衍生出的各类增值业务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无线导航用户规模为210万人,2006年为350万人。新思路的引入是手机产业发展的必然催化剂,GPS手机无疑将成为2008年终端市场的一大亮点。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及3G牌照的发放,GPS手机用户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2008年用户预计可达760万人。目前,GPS手机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在产品设计中提升用户体验,在市场推广中,终端、应用和服务提供商以及运营商进行广泛合作。美好的前景必定需要先期的市场培育,只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联动,GPS手机产业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本文作者单位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5301号-1 河南省通信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电话:0371-69151099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民航路8号 邮编:450008
技术支持:郑州市景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