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 刘多
尊敬的武总、尊敬的谢处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
今天也是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一同来交流一下整个云计算,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公共云服务这些方面的一些内容,包括发展现状以及我们目前针对这些发展现状,应该如何来更好地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云服务。
今天我的演讲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内外公共云服务的发展和状况。
第二,梳理一下,尤其是 2012 年影响我国公共云服务发展的重要事件。
第三,探讨一下目前国内公共云服务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
首先从全球来讲,公共云服务应该说已经成为了全球 ICT 领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首先一个就是公共云服务,其实它也成为了整个 IT 增长的强劲动力,从公共云服务的增长率大家可以看到,公共云服务的增长率应该说在 2012 年达到了 25.3% ,和智能手机等等一起,应该说对 IT 业的增长贡献了非常多的份额。 2012 年整个全球 ICT 产业的整体增长率其实才在 6% 到 7% 之间,所以这样的话,公共云服务应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全球 ICT 产业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 IDC ,应该说也是有一个强劲的增长,也是估计到 2015 年,整个公共云服务,也会占整个 IT 支出的新增长部分的 46% ,所以可以看出来,整个公共云服务在整个 IT 的增长过程当中,贡献了非常大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就是整个公共云服务,以及包括 IDC 等等这些,已经成为了整个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排名的前 50 万的网站当中,也是有 2% 目前采用了公共云服务商来提供的服务,其实同比增长是达到了 50% ,尤其是亚马逊,他自己就贡献了北美互联网流量 1% 的份额,同时应该说有全球互联网用户当中,每天有三分之一会访问架构在亚马逊 AWS 上面的一个网站,所以应该说(公共云服务)成为了整个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个的话就是已经成为了整个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创业孵化器。美国新出现的互联网公司,目前来讲 90% 以上都是使用了云服务来作为创业的一个基础,所以应该说整个云服务对全球 ICT 贡献非常大。
另外从全球的公共云服务整个市场来看,从它的阶段来判断的话,应该说还没有达到全面爆发的时间点。首先为什么说没有达到全面爆发呢?应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公共云服务在 IT 市场总量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比较小的。 Gartner 一个预测,说 2012 年全球云计算的市场规模会达到 1072 亿,其中 IaaS 、 PaaS 、 SaaS 整个这三类业务的市场规模是 200 多亿美元,因为这里面可能还包含一些其他的搜索服务等等包含在这 1000 多亿当中,但是这三类业务是 200 多亿美元。 2011 年全球 IT 市场的规模就达到了 3.67 万亿,所以可以看出来整个公共云服务在整个 IT 市场份额当中所占比例还是非常低的。
另外全球云服务市场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这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目前也是占到了 60% 的份额。为什么美国发展得比较好,这跟不同企业对相关的新技术、新服务的接受模式有比较大的差异。美国企业对 IT 托管的接受程度远高于全球其他地区,所以应该说他在云服务的过程当中,非常接受这样的一个服务模式。
全球是没有处在爆发期,我们国家云服务市场发展应该处在发展的初期,这是从两个角度,一个是市场规模的绝对值,另外一个是相对值。首先绝对值是比较小的, 2012 年我们国内的公共云服务的市场规模绝对值目前来讲仅仅是 35 亿元人民币,跟 200 多亿美元这三类业务相比,绝对值比较小。另外市场规模的相对值也是比较小,我们国家的公共云服务仅为日本的五分之一、美国的三十分之一,而且尚不及亚马逊一家企业整个云计算营业额的三分之一,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整个云服务的市场,其实空间还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目前来讲我们国家的整个公共云服务,对我们国家 ICT 产业格局的影响和 ICT 产业的贡献,目前来讲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样一个有限的、初步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国家的整个公共云服务的企业群体,已经在不断地形成和成长。首先从 PaaS 的市场规模来讲,从 35 亿人民币之中, PaaS 占 1.84 亿,在这个里面其实主要是以一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为主,同时目前来讲在提供业务的过程当中,它的盈利模式应该还没有形成,所以有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向开发者提供了一些开发的平台服务,注册用户也有几十万,但是目前来讲企业级的应用还是比较少,而且营收还是比较小的。
在 IaaS ,基础设施服务,目前来讲市场规模是 5 亿,目前来讲其实也是形成了两大加众小的格局,两大包括阿里云和盛大云,目前来讲在国内是比较大的,众小的是众多的 IDC 和云计算新创企业,目前来讲他们的规模可能小于 100 台或者说几百台,所以说规模应该还是比较小的。
目前来讲在 35 亿当中,最大的就是我们的 SaaS 市场,这个规模主要是有一些企业级的软件服务,还有平台的规模,目前来讲其实普遍也不大,但是营收相对前两个业务,目前来讲它的营收还是比较好的。所以目前可以看出,无论是 PaaSS 、 IaaS 还是 SaaS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互联网企业,目前是整个公共云服务的主力军,将来在一段时间之内,我想中国互联网企业都会在云服务当中有比较大的发展。
另外在我们国家,其实云计算的认可度,目前来讲在逐步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来讲也是趋于理性。首先一个就是用户对云计算的了解在加深。首先我们电信研究院也是对全国 500 多个中小企业的 IT 管理者进行了调查,云计算的知晓率目前来讲已经达到了 80% 以上,同时其中这 30.5% 的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公共云服务。
另外国内用户对于公共云服务的性价比、售后服务、稳定性、安全性等等的满意程度也达到了 80% 左右,这个应该说是远高于国外。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各地数据中心,大家知道数据中心建设的热潮在我们国家,去年、前年其实都是非常热的,现在应该已经有所降温,这个从项目数和投资额明显下降可以看出来。其实 2011 年的时候, 11 个省市投资超过了 100 亿,而且合计超过了 1000 亿,但是 2012 年只有 4 个省不到 200 亿的投资,所以可以看出来,这个热度在降温。
另外一个就是政府主导建设到企业主导建设,现在主要的新建项目都是以三大运营商和百度腾讯等等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为主,所以说我们整个云服务的市场,应该说正趋于正常的、比较理性的状态。
下面我想跟大家一块儿回顾一下影响我们国家公共云服务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因为这些重要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或者说促进我们国家整个云服务市场的发展。
首先第一个就是云计算服务纳入了政府采购目录。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原来的政府采购项目主要都是硬件的,大家不太认可购买相关服务这些。在 2012 年政府采购目录当中增加了运营服务,这个包括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其实就是云计算这三类业务,所以说政府其实本身就是云服务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另外一个就是国际云计算的服务企业开始进入了中国,大家也知道去年年底微软宣布和我们的世纪互联合作,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并在国内提供了相关的服务。这些国际巨头的进入,能够促进我们国内整个云计算的行业竞争,会提高整个服务的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整个相关的一些法律和政策的完善。
另外一个就是运营商云计算的运营启动,我们三大运营商应该说在 2012 年都有一些非常大的举措,相继成立了一些云计算的公司,提供了相关的云服务。
在政策层面,这个对大家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那就是对数据中心布局开始引导,刚才谢处介绍了,工信部联合四部委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这样一个指导意见,对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的合理规划、统筹布局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也是引导了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行为,同时也使中央政府更加重视数据中心的布局,同时我们企业应该从这样一个文件当中,也能够受益很多。
另外一个就是网络信息隐私保护法规的出台,在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所以这样的话网上的信息隐私将受到保护,这将有利于我们整个云服务的安全管理,后续还会出台一些细则和相关政策,包括数据的跨境流动等等,所有这些我们想这五个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或者说奠定了我们国家整个公共云服务市场能够很好地、健康地、稳步地向前发展的基础。
最后我说一下,这可能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来进行探讨。就是我们国家的公共云服务发展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首先就是以硬件采购为主的市场结构和习惯是需要转变的,其实我们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审计等等各个方面,大家看到硬件的东西,首先我要看到有形的东西,如果是硬件设备摆在那里大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购买服务、购买软件,大家可能就会觉得有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比一下全球的市场,全球 IT 市场,服务已经占到了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它的硬件其实只占到四分之一左右,而且近年来整个服务的占比还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国家是什么样的,我们国家各行业 IT 采购中,硬件都是占大部分的份额,服务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之低的,而且其中这种维修、维护等等都占了很大的份额,所以大家可以从左上图和右下图看到,右下图是全球 IT 市场的领域的比例,可以看到 55% 都是在服务,还有 18% 是在软件,它的硬件其实只占到 26.8% ,但是我们国家大家可以看到,硬件在不同的行业不太一样,但是都是在 40% 多或者有的达到 60% 多,可是我们有的服务最多也就只能达到 20% 左右,所以说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整个的习惯和模式,其实是需要转变的。
另外一个就是隐私和数据的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是我们国家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现在是不完善的,企业和政府数据缺乏保护的制度,跨境数据的流动管理制度目前来讲也没有建立,所以在 BSA 发布的全球云计算发展环境排名当中,其实中国排在了 24 个国家当中的第 19 位,其中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成为了整个这样一个排名的短板,所以我们国家也应该在隐私和数据保护方面,应该更进一步地来进行加强。
另外一个就是基础设施的水平,目前来讲是亟待提高的。首先就是数据中心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集中,而且非常高耗能的这样一个设施,所以它在技术、节能水平等等方面,包括分布其实都需要提高。首先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数据中心 PUE 目前来讲还是在 2.2 和 3 之间,国际水平是 1 点多,所以使得技术水平,而且包括整个的自动化监控、运维等等这些技术水平都较落后。另外还有一个是布局,目前主要聚集在特大城市, 65% 的目前集中在北上广等等这些,这样也是需要向资源、气侯等等各个方面,向条件更好的地方来进行迁移。
另外一个就是网络结构是需要调整的,互联互通的架构和质量也是需要优化的,因为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带宽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的互联互通的质量,需要能够再进行加强,使得云服务的企业不要再采用这种双线甚至多线的机房,这样能够大大地减少我们整个的云计算相关服务企业的成本,才能够有利于整个云计算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使得我们国家的公共云服务市场能够更加繁荣、更加蓬勃发展。
上面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这些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013-04-17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
【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